仪陇:客家民居百年风情
2009-11-02 PM04:11:00   来源:四川日报   评论:0 点击:

今年10月,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将在成都举行。来自闽、粤、赣的客家人与其它省籍的移民在巴山蜀水间交流融合,辛勤劳作,在巴蜀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如今,四川有300多万客家人。仪陇作为全川客家人大县,有30万客家人。据考证,仪陇客家人入川已有300多年

    今年10月,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将在成都举行。来自闽、粤、赣的客家人与其它省籍的移民在巴山蜀水间交流融合,辛勤劳作,在巴蜀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如今,四川有300多万客家人。仪陇作为全川客家人大县,有30万客家人。据考证,仪陇客家人入川已有300多年历史。几百年来,在和本地人融合交流,建设新家园的同时,仪陇客家人至今还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客家民居和客家风情。

    仪陇的客家人大多是“湖广填四川”时从广东、江西等地迁入的。椐考证,清初康熙年间,有陈、郑、梁、罗、黄、张、王、林、刘、许、邱、李、饶、孙等姓人士奉“湖广填四川”之诏,自广东省韶州府乳源等县来到仪陇,落户垦耕定居后,为聚会客属,联络乡情,交换农副产品及生活日用品,特在一条小溪边修房造屋,渐渐形成集市,这就是今天乐兴场的前身。

    乐兴场的古建筑大多是一楼一底的土木结构平房,按广东祖籍集镇形式造就,两边排列着整齐的过街楼,街面铺设着长长的青石板,场中修有关帝庙和戏楼,场头建有石木结构的桥亭。为不忘祖宗,当地客家人把现在的老街更名为“粤韶老街”,新街定名为“客家新街”,并将祖上传下的戏楼定名为“粤韶楼”,赋题“粤韶客家梨园优伶远,蜀仪移居乡村物华多”等楹联。乡场上各商贸店铺的商号,也散发着浓郁的客家文化韵味。

    仪陇客家人入川时按照姓氏集资修建了大量的庄园、会馆、祠堂等,虽经几百年风吹雨蚀,这些古建筑仍有相当一部分保留完整。其中的丁氏庄园有着“川北第一庄”之称,建于清末民初,占地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房屋108间,仅次于大邑刘文彩地主庄园。其建筑的高度、基石的硕大、设计的精巧都足以说明此庄园是客家建筑的精品。在马鞍镇老街,至今保存完好的龙母宫,是广东乳源客迁仪陇时的客家会馆,保存有5副楹联,风味古朴,表达了对前人艰苦创业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

相关热词搜索:客家 四川 建设 民居 风情 生活 马鞍

上一篇:城市的灵魂
下一篇:帅乡仪陇的民间艺术(上)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