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 客味依然
2015-02-02 PM05:49:56 来源:南充日报 评论:0 点击:
万里迁徙的磨练,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仪陇客家人依然保持着刻苦勤俭、开拓进取的精神。是什么支撑和维系着他们?1月28日,在仪陇县客家联谊会秘书长陈良平的陪同下,记者来到被誉为“仪陇客家第一乡”的乐兴乡,希望在此窥得仪陇客家精神之一斑。
“仪陇客家人源于‘移湖广、填四川’的第四次迁徙。”行走在螺生溪客家老街,陈良平向记者介绍,明末清初,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关外满人入侵影响,向川、湘、桂、台等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此次迁徙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遭兵火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新天地。
“仪陇客家人最突出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勤奋创业。”陈良平说。据史载,在客家人来到仪陇之前,乐兴、马鞍等地人烟稀少,十室九空。客家人迁入仪陇之初所面对的艰难环境可想而知。然而,他们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并把这片荒野开辟成乐园。
以民族感情为凝聚力和向心力,且以此为客系之魂的客家先祖,因战乱、灾荒或官迁等原因,背离故土,在迁涉与漂泊中逐渐形成汉民族中一支独特的民系,并繁衍生息。迁徙中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利益,进而形成独特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
当天正值乐兴乡场逢场天,无论经过路边小摊还是行走于人流中间,记者总会听到一些当地人用听不懂的语言交流。
“这是客家话,这里的人习惯用客家话摆龙门阵。”乐兴小学副校长张立说,客家人入川后聚族而居,极少与外族通婚,加之居住地多为较偏远的山区,一直遵循“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时至今日,仪陇客家人“客”味依然。据介绍,乐兴小学开设有客家文化课,编撰了客家文化校本教材,教授学生学习客家语言、唱诵客家歌曲、传递客家精神。
沿着被房檐遮住了大半的街道前行,记者遇到在老街摆摊卖日常用品的周家树老人。老人今年87岁,但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小时候听老人讲,先祖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先祖们垦荒种地,逐渐发展起来。”聊天中,周家树告诉记者,客家先祖带来了红薯、玉米的种子,苎麻、烟草的种植技术和麻布的生产技术,四川甘蔗种植与榨糖业的兴起,客家人也功不可没。
仪陇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显果在其所著的《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书中认为,仪陇客家人的精神可归结为淳朴保守、冒险进取、崇忠尚义、勤劳洁净、坚忍刻苦、勤勉好学、爱国爱乡。大英百科全书给客家人的评语是:“客家男人,是勇敢的冒险家;客家女人,是强健的劳动者。”仪陇客家先祖扶老携幼、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眸子里是苦水,心底间是血泪,扛在肩上的,却是先进的农耕工具,背在行囊中的,是优良的种子。
作为平日常需物品交易之地,如今的乐兴老街已不见昔日的繁华,但仍有三五老者在此摆摊设点,现年84岁的郑公群便是其中之一。从12岁起,郑公群就在这条街上学裁缝,后来自立门户,到现在已70多年。如今,找郑公群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了,他的收入也每况日下,但他依然坚持逢场天在老地方摆摊设点。“习惯了,一辈子都生活在这里。”
客家先祖被迫迁徙,依然深沉而浓烈地怀念故土,不论迁至何处,都不忘祖辈来自何处。客家学大师罗香林简洁明了地把客家人誉之为“辗转迁移下被选择的强者,经过生存奋斗而积累了无数经验的优者,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影响或选择下的一群适者,民族心理发展中的一群勇者。”
上一篇:串起城市文明记忆——仪陇县城新政南街
下一篇:仪陇新政大东山遗址
频道本月排行
- 11仪陇古八景——峰峦烟雨
- 9仪陇县简介
- 7仪陇县环山小学简介
- 6仪陇县宏德幼儿园简介
- 6檬垭乡简介
- 5仪陇县银山中学简介
- 5永光乡简介
- 4仪陇县滨江小学简介
- 4帅乡胜景——龙呈古寨
- 4度门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