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城市文明记忆——仪陇县城新政南街
2013-10-18 AM10:03:22 来源:仪陇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县城新政镇,是嘉陵江畔崛起的一座新城。与东南部新城区宽阔靓丽的通衢大道相对照的是,在县城西北角,有一条毫不起眼的街道,它宽不过5米,长不过200多米,房屋大都低矮陈旧,街上也显得十分冷清。这就是新政镇南街。
十年前,这里却是新政的商业中心,最繁华热闹的街道。10月15日,记者走进南街,顺着如今看似狭窄的街道,小心翼翼地走到城墙前,细心的打量着岁月亘古留下的遗物,双手触摸着这堵经历过风吹日晒的残墙。新政镇,三面环水,风光秀丽,古时候曾经3次在这里兴建县城。在解放初期,新政镇还保存着六道城门,除了东南西北四道城门外,还有小西门和小北门。当时最热闹的就是南街入口处的南门。它紧靠嘉陵江,是仪陇环山、蓬安鲜店和南部富利一带乡民赶新政场的必经之门。南门右侧有一堵长达数米的石墙,掩映在厚厚的尘埃之中,上面杂草丛生,石壁已严重腐蚀。据悉,这是建城初期遗留下来的一堵唐代老城墙,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33年,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在墙上刻写的几句唤醒民众与军阀斗争的标语,至今历历在目。据当地老年人讲述,五十年代,南门上的大铁门还完好无损,高达三米多,宽有五六米,每天半夜12点准时关门,可惜后来铁门被拆毁了,只留下了一座空洞的门框。
从南门进入新政场,南街是惟一的通道。据南街年届古稀的老住户何西林介绍,在他小时候,这条街上的居民全都是耕田犁地的农民,解放后,被划为新政公社跃进大队。他们农忙季节种庄稼,农闲时候就做生意,扮演着农民和城镇手工业者或商人的双重角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南街上所有的房屋店铺全是草房,而且比较低矮,檐口只有两米多高,大人站在地上就可以把房上的茅草扯下来。尽管整条街都是“屋上无片瓦”的茅草房,但并不影响那个时代它的繁荣与兴旺。每当逢场天,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马拉车、鸡公车(独轮车)咕噜作响,进进出出。卖竹器的,卖粮食的,卖熟食的,或摆摊设点,或沿街叫卖。贩夫走卒云集于此,各种农副产品应有尽有,展示出一幅旧时市场的风俗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南街的中段有一口蓄水池,是解放初期新政区公所的干部带领群众修建的,它的主要功能是灭火。据街上90多岁的老人陈普仁讲述,1933年以后,南街曾经遭遇过三次大火,每次几乎都把整条街的房屋烧遍,家具、粮食烧光,小火警更是不计其数。那年月,不但住的是极易燃烧的草屋,而且家里的用具大部分是竹木制品,做饭烧的是柴火,这些都是易燃物。此外,因当时条件简陋,夏天要生烟熏蚊虫,冬天要用烘笼取暖,这些都容易引发火灾。每当火灾发生时,由于附近没有水塘,嘉陵江又尚在半里之外,加上多半是夜间起火,取水极不方便,只能眼睁睁看着烈火把家园吞没。一时间,火神肆虐,呼呼作响,居民遭殃,哭爹叫娘,那种惨象虽过了大半个世纪,至今老人们讲述起来,仍心有余悸,面有惧色。
50年代初期,在南街遭受一次大火之后,当时由区公安员提升为区委副书记的刘克文,带领群众在南街的中段开挖了一口大水池。它有七八米见方,二米多深,终年积满了一潭绿汪汪的深水。此后,当火警发生时,从水池里取水,就方便多了,因而再也没有上演过“火烧连营”的惨剧了。
让水池的建设者们始料未及的是,它竟是一把双刃剑,在担当灭火重任的同时,又成了一处夺命的深渊。水池建成后,成为这条街上一道吸引人的风景,一年四季,大人们爱在池边歇息、摆龙门阵,小孩爱围绕水池捉迷藏、玩游戏。在水池建成后几年里,竟接二连三发生过小孩掉进去溺死的悲剧。六十年代以后,在人们强烈的要求下,水池被填没了。
后来,南街上的草房渐渐变成了瓦房,再后来又变成了砖木结构的楼房,也有少数几家直接从草房变楼房的。虽然街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那时时兴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不准经商,每隔7天才逢场一次,平时街上冷冷清清,昔日的繁华已付诸东流。
1978年,新政由南部县划归仪陇县管辖。几年前,县城搬迁到新政镇后,县城西北边的南街以及周围的老街因为街道狭窄、房屋陈旧,又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而东南侧的新城区则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