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客家第一庄——仪陇丁家大院
2012-09-29 PM10:17:49 来源: 评论:0 点击:
1.仪陇地处四川省东北部,这里文化底蕴深厚,风土人情纯朴,这里是一代伟人朱德元帅的故乡。世人怀着对伟人的敬仰之情在不断地了解仪陇,走进仪陇,发现仪陇。一座清末民初建筑奇葩丁氏庄园迈着它那沉重的步伐慢慢地走进人们的视线……
2.丁氏庄园位于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朱德故里仪陇县琳琅山景区内的轿顶山下,距朱德诞生地半公里,与朱德父母故居背面而居,又与全国闻名的朱德故居、故居纪念馆、 琳琅水库等纪念地和风景点紧密相连,四周山峦起伏,阡陌交通,一派田园风光。
主持人:观众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被称作川北第一庄的丁家大院,我们看到整个丁家庄园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而且是融合了仪陇客家文化于其中,被称作是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馆。
3.丁氏庄园是客家后裔丁邱南 丁邱毓 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主持所修建的。从1906年动工,到1925年竣工,长达18年之久,历时两个朝代。丁氏庄园占地面积达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集居住与防卫为一体,规模宏大,闻名川北,在民国时期号称“川北第一庄”。客学专家称其为“最后的孤独”,因为这样完整地走进现代人视野的客家民居,特别是仪陇客家民居已屈指可数,又因其保存完整,堪称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馆。
4.丁氏庄园坐北向南,一楼一底,整座庄园为土木群体建筑。作为土木结构的民居,丁氏庄园的木材用料均选伐自于琳琅山上的楠柏之木,内花园四周共有庭柱14根,直径均在0.5米以上,通高10米,比普通的大一倍,每根庭柱上都有木刻龙头,栩栩如生。整座庄园没有一钉一铆,全靠斗拱大梁 立柱,纵横交错,相互连结,完整而坚固。
主持人:丁家庄园建于近一百年的历史了,但是至今仍保持完好。我想这是与当时的建筑工艺是分不开的,那么到底有那些特色呢?我们请琳琅山风景区的工作人员廖小姐给我们介绍一下……
廖菊华:整个庄园它是由石、土、木三种原料构建成的,这石基最长的有3.8米,最短的也有2。8米,最高90厘米,宽40厘米,最具有特色的应该要数墙体了……
5.丁氏庄园的房屋基础结构坚固,用料考察。基石坚硬细密。墙体选用了本地最好的红色粘土,其中大量掺杂了河沙、古灰、瓦砾、柏木条、竹木条,并辅之以糯米浆、红糖水、桐油、鸡蛋清,以增加墙体粘性和硬度。据说建筑时,要求工匠每天只筑一板高的墙,主人在筑好的墙上任意掏个小洞,灌上水,经过12小时以上,若滴水不漏,才算合格,方能往上筑第二板墙,可谓精益求精。
6.丁氏庄园设计完美,做工精美,气宇轩昂,主次分明。为了采光和排水,设计者为其设计了一大二小5个四合院,大院居中,两边各一小院。每一个房间厅堂 天井 走廊 巷道楼与楼之间有走廊和门庭相通,生产生活十分方便,真的是匠心独运,让你感受到既宽敞博大,又曲径通幽。庄园的空间有畅通,有阻隔,既出人意料,变化无常,又中轴分明,讲求对称,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明相结合的建筑风格。
主持人:在丁家庄园里,我数了数一共有12道这样的半圆形的拱门,它非常有特色,而且在这拱门上还有石刻的门联。你看啊,这个是“两条正路唯耕读,一脉祖传曰俭勤”。这些都不是很清楚。横批是非常清楚的,“桂蕊流香”。我想这也是年代非常的久远,而且受到一些人为的损坏,我们现在看不清楚了。但通过这个对联,我们可以体会到当年庄园主人耕读传家的思想。
7.整个大院有门120道,据说这庄园的大门的门柱石雕,是两个石匠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的。庄园有半月形石拱门12道,门额枋全都雕有花鸟图案,菊花牡丹、瑞云翩翩,或“喜鹊闹梅”、或“牡丹富贵”、或“鸳鸯藕荷”、或“百鸟朝凤”,充分显示了丁家宝贵喜庆,蕴藏着吉祥意之意。每个石门均有额题,均有对联,联挂全是蝙蝠图案,但12道门上的联挂蝙蝠每组各成一形,无一相似或雷同,对联都为阴刻,显得十分典雅,可惜的是内容全都毁于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代,今天我们还能依稀可见一些“福随德至”、“桂流香”之类的风流倜傏。庄园有房屋108间,按丁家的说法是:“梁山有一百单八将,丁家有一百单八房,住在这房里,个个是好汉。这种建筑思想多少也印证了客家人骨子里崇尚忠义的中原遗风。
8.院中随处可见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从屋檐、斗拱、照壁、吻兽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造型逼真,构思奇特,匠心独具。
9.仪陇的客家建筑通常只有一道正门进出,外墙一般不开窗,丁氏庄园也不例外,其独特风格映射出客家人流寓仪陇后,经历了与土著人对峙和自我封闭阶段的记录,及在异乡获得生存安全的心理需要的表现。为了防卫需要,庄园对外是全封闭的,只有一道大门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大门坚固雄深,开则有气吞万象之势,闭则有锁钥万夫之强。主人在二楼外墙上均设有射击孔,可同时安放步枪30支对外射击。左后紧挨房屋建有一炮楼,里面可安放四门大炮,常年配备守夜家丁30多人。1942年前后,长期啸聚于仪陇及其附近的土匪约500余人瞄上了丁家,在琳琅山昼伏夜潜达三月之久,运用各种手段侦探,终因不能摸清丁家内情,而未敢轻易动手。
10.丁氏庄园的建筑就基本体属性而言,是融实用坚固与审美情趣为一体的。对间架结构及其布局,除用力学掌握支点、力点、重点外,在造型上还体现了主人的美学趣味、价值观念、精神感情等,使理想与现实、审美与实用、娱乐与教化诸关系,在起居生活中得到确立和实现。丁氏庄园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建筑中的额、枋、柱、廊部分,既是造型装饰的重点,也是仪陇客家人审美的物化,展示了仪陇客家的木雕艺术风格的成熟。
主持人:观众朋友,来到二楼最吸引我的要是这挑梁上的木雕了。你看,这就是一个龙的图案,不仅造型优美,而且是栩栩如生。那么环顾四周,这些挑梁上都是龙的图案,非常的漂亮。我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穿逗结构与雕刻艺术结合在一起,他不仅美观实用,而且富有美好的寓意。
11.庄园的挑肩梁头及坐斗均外饰以雀替,镂刻有瑞云、荷花、牡丹、仙兽、花瓶等,造型如凤凰展翅,一飞冲天。木柱两边的雀替,除装饰之外,还是分担负荷的构件,古色古香之气十足。将人们引向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境界。
12.丁氏庄园大小窗户共计70多眼,圆形的、长方形的、六角形的,简繁有序,稳重古扑,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窗饰均分为三层,内层为窗门中层为防盗木柱,外层为窗雕。可惜木质不易保存,损坏十分严重,唯有雕楼下的两眼窗雕保存完好。内堂12个外窗均是雕花窗格,“五福捧寿”、“寿鹤延年”等反映了人们追求长寿的心理;“缠枝葫芦”、“多子石溜”寄托了人丁兴旺的愿望;而“松梅竹”则表现了岁寒三友的清气,图案千变万化,造型手法各异,木质多种多样,恰似木雕展览,使游人眼花缭乱。独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
13.丁氏庄园不但木雕精雕细刻,石刻也是精工细磨,如玻似镜;楼 阁走廊雕栏玉砌,浓妆淡抹;形式自由多样,构思奇特,圆周滑润丰满,浮雕行云流水,透雕玲珑剔透,熔书法 绘画诗文为一炉,把主人的思想寄托全部融汇其中。以激励意志 陶冶情操、教化他人、制约后人。
14.庄园内的雕刻艺术,既是图形装饰的重点,也是仪陇客家人审美观的物化,它所彰显的建筑艺术与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其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装饰技艺 雕刻技巧见证了仪陇客家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
15.应该说,丁家的发家史既是客家人迁徙生存 繁衍及客家文化民俗风情的最好见证,又是客家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她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丁氏庄园将成为“将帅故里游”旅游线路上的又一靓点。
相关热词搜索:四川 朱德 仪陇县 琳琅 故居 生活 中国 旅游
上一篇:川北第一庄---丁家地主庄园
下一篇:朱德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