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学习日志
2017-03-31 AM06:54:03 来源:仪陇教育网 评论:0 点击:
到现场,学管理- -管理到现场
--跟岗学习日志 黄忠诚
2017年3月27日,一个山花烂漫、阳光和煦的美丽春日里,我和着大风小学初中理科组的团队,一边忐忑着自己学识和思想的浅薄,一边又期待着学习有新的收获,就这样欣喜而纠结着走进仪陇实验学校的大门,开始为期一天的跟岗学习。
早上8:05,我们一行漫步在干净整洁的校园,享受着校园文化建设的盛宴,笑容可掬的学校领导、师生让我的心渐渐有了安静的感觉;学校小会议室里,我们的联系领导-实验学校副校长杨俊朴实亲切的笑容和充满浓浓乡情的话语消减了我的忐忑,倍增了我的期待!
一天的时间很短,但蓦然回首,我们收获着!充实着!快乐着!
仪陇实验学校创办于2005年,一直坚持着“生生有才,生无全才、扬长避短、多元成才”的育人理念,按照“立足仪陇,放眼全川,建名牌校园;教有特点,学有特色校园:标新立异,敢为人先,建创新校园;诵读经典,陶冶情操,建人文校园;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战略,现已成为仪陇新县城的一所窗口学校。
课堂大于天,倾心用情,潜心用智。带着对“四清学风”建设的疑惑,我们来到实验学校的课堂,王俊武、邓学兵、李括、杨小亮、刘政等老师的课堂让我们耳目一新,让我们对“四清学风”建设有了质的认识--基本概念堂堂清、基础知识日日清、单元学习周周清、目标检测月月清。在课堂上,大家见识了实验学校学生的特点: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知识面广、善于交流;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实验学校的课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他们学得非常快乐,学得自信!老师做的,只是给学生搭建交流展示、充分表现的平台;老师做的,只是适机的点拨引导,就如何老师说的“煽风点火”,“雪中送炭”;老师做的,只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不断的思维踫撞中不断地生成;老师做的,是要引发孩子们更广泛的阅读的。有序的组织、精致的引导、有效地调控,铸就了睿智的课堂,我们仿佛走进了“百家课堂”,领略了大家风范;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了实验学校教师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朴实无华却不失伟大的教师人格魅力。
自主管理,云淡风轻,触及灵魂。在学校管理艺术方面,袁校长强调:校长首先要学会用人。用人要用其所长,要想老师之所想,急老师之所急;要知道每一位老师想要什么,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要通过杠杆撬动,让老师愿意付出、自觉付出。其次要学会借力:一是向上级主管部门借力,既忠实贯彻执行上级相关政策、要求,又充分用足用好上级政策、规定,对全体教职工一律实行“积分制管理”,强化阳光、公平、公开、公正”前提下的制度管理。二是要向下借力,学校决策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征求民意,集中民智,学校实行分层办学、分层评价,同类层次激发领先领跑。我想:能够像袁校长一样把借力运用发挥到极致的,一定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中午休息的简短时间,学校召开了行政会。行政会开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感觉得到节奏快、容量大,工作雷厉风行。下午2:00-6:00的交流活动,更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跟岗学习的每个人都要开口提一个问题,袁校长说,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各种各样的历练,当你有思维的碰撞又想开口表达,却发现舌头跟不上思维时,那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交流活动从学校政教处李主任介绍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经验开始,随后教科室袁主任介绍学校教学教研管理经验之后,袁校长应邀与我校跟岗学习团队进行了互动交流,四个小时,袁校长一直坚持着,没有中场休息,也没有喝一口水。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课堂教学的第一线;他作为一名学校负责人,经历了一个县城学校从创办到逐步壮大的全过程;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赢得了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完善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他组织学校领导班子研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袁绍伟校长富有启迪的话语,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精彩的演讲,生动的举证,全新的理念,无不使我们震撼;他的学识、儒雅无不使我们敬畏,引领着我们对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深感自己的灵魂在净化,视野在敞亮,内心更走向了澄明,给予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涯一次有活力的血液……
最美教育在学生学习状态、在教师工作状态、在学校教育姿态。 实验学校总是在细节中彰显着教育智慧、情怀、责任与担当。三千多人的大课间,印证着学生成长的历程; 楼道上的书架上,各类、各色书籍琳琅满目,每个孩子随时都能拿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课间学生或翻阅或交流读书感悟或就某一个问题热烈地交流。校园里的“朗朗书声”是学生来自心灵的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啊,一个孩子如果有了非常健康的生活情趣,那么这样的孩子根本就不用担心,因为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和精力去做不健康的活动了。
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教师,而青年教师更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在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同时,实验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从学校教科研信息考证到,仅2017年春季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学校就先后派出多批次,数十位教师分赴重庆、南充及县内名校跟岗学习、交流学习。同时学校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定时和不定时推门听课、量化打分并纳入教师各类考核。并且校长每周听课最多,那一刻,我感觉袁校长好了不起!作为一校之长,他每天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处理,但是他不光做管理,还能潜下心来手把手地指导业务,这是多么难得!这正如他所言“当我们经历了、当我们真正做了我们心中的良心教育,我心足矣”。是啊,生活在仪陇教育这片热土里,真是幸福。
短短的一天跟岗培训,我们学习着、思考着、也快乐着。我们触摸到了实验学校作为仪陇教育的一面旗帜,感受了学校教育、学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课堂教学的温度和美丽,也感受到了袁校长的激情与速度。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今天,我交给你一个孩子》中写道: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是张晓风的期盼与担忧,也是很多家长的担忧,但是在这一天里,我在实验学校的会议室、教研室、教室、楼道、操场找到了答案,我想:从实验学校走出去的孩子们,一定都是心怀梦想、阳光向上、善于学习与合作。他们一定不是读书的机器,而是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有着广泛兴趣爱好、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的学生;他们一定会实现李克强总理的期望“让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
最后与我们的学习团队大共勉:“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对自己最佳的投资是学习;给学生的最佳礼物是成长;战胜职业倦怠的秘笈是成就”。
相关热词搜索:日志
上一篇:雨夜
下一篇:大小 轻重 远近 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