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新职业 赚钱新世界 - 农业 - 仪陇在线 - 仪陇县具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 - 专注仪陇本地信息17年 - 637600.CoM
首页 资讯 报料 分类 黄页 视频 房产 旅游 教育 文史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仪陇资讯 > 农业 > 正文
蜀商贷款 服务蜀商 宜居仪陇·幸福仪陇

农民新职业 赚钱新世界

  • 2013年12月10日
  • 来源:农业科技报
  • 揖稿/编辑:汪仁洪 聂建江 白丽萍

编者按:

    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农民的职业写照,如今层出不穷的农民新职业超乎想象。开着飞机打农药,点点鼠标搞营销,有偿代熏很实惠,种地也能赚月薪……网上经纪人、腊肉代熏师、农场经理等,这些新职业记录着农民新的生活轨迹,也折射出农村生产生活的变迁。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从事新职业的新农民,倾听他们的致富故事,感受时代的发展脉动。

“腊肉代熏师”:

    熏出年味 赶走烟味

    “今天客户多,接到450斤业务,我们要早点生火!”近日,四川岳池县城郊区北城乡农民龙绪金,在5个铁桶底部生起微火,再在火上撒糠壳,烟雾穿过腌肉、香肠。到了傍晚,腊肉、香肠出笼了。

    这些腊肉、香肠,分属于10个城市家庭,龙绪金夫妇按0.80元/斤收取“代熏费”。在岳池城郊,帮市民代熏腊肉的“熏肉师”有几十个。岳池县城管局工作人员称,现在城区不允许熏腊肉,农民帮市民有偿代熏腊肉、香肠,农民增加了收入,城市也变干净了。

    湖南人张琳熏了10多斤,“小区不允许住户熏腊肉,找郊区农民代熏,除保持了小区环境外,还很经济。”张琳算了一笔账:自己熏,熏制设备哪来?家里没有豆箕、谷草、木柴、柏丫、糠壳,买这些都需要花钱,“自己熏很麻烦,一天下来,把自己也熏成腊肉了。”

    据了解,农村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在城郊有几家乃至几十家熏腊肉的,对环境影响不大。岳池县城管局称,熏腊肉是民俗,农民在郊区熏腊肉,在安全前提下是允许的。

“农场经理”:

    仍干农活 却拿月薪

    日前,甘肃临泽县平川镇三二村村民桑继军在田地忙碌着。与以往不同,他现在的身份是拿月薪的“农场经理”。

   2010年,临泽县推行土地流转,当地一家叫奥瑞金的种业公司在三二村承包5300亩土地。桑继军把自己18亩地以流转出去。正当他准备外出谋出路时,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找上门,要把公司承包来的23亩地交给桑继军管理。就这样,一辈子种田的桑继军成了公司的“农场经理”。

    “土地租金一年有2万多元,公司给管理费一年能拿1.5万元,一年能净落3万多元,比种地好!”桑继军算账:“种子、化肥公司统一配送,浇水、耕地也是公司掏钱,我就算时令下种、管护、收田。”

    丰富的农田管理经验和过硬的种植技术,是这些“农场经理”吃饭的本钱。三二村村民贾其军说:“繁殖玉米良种的过程很复杂,授粉要掐时间,还要防止混杂,保证种子纯度,这些咱都在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