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灯下的踟蹰
2014-10-28 PM09:27:04 来源:原创 评论:0 点击:
最近常常在想,时间是怎样神奇的一种事物,看着秒针一点一点踱过去,缓慢流转于眉间心上,而后有一天回头,突然就发现一直以为呆在原地不曾远走的人早已连背影都看不见。曾经并肩携手的路,终于不能回头,只有落叶簌簌飘落,跌宕成漫天的心碎。或许,于流年中落魄行走,看红颜顷刻白发,沧海转眼桑田,我痛惜的并非是时光的流逝所带走的那些意义,而是流失本身。当所有过往以一种哀绝的姿态渐行渐远,当曾经爱笑的脸风干成凋落的容颜,我该用怎样的虔诚的目光去与过去一一作别?
于是,无奈低头,寻一纸素笺,记录下别后的点点滴滴,在夜风肆虐的晚上,点亮一盏小小的烛火,看年少心事在火光中渐渐消失,晚风乍起处,抖落柔软的灰,倏忽不见,一如夜幕背后隐退的笑脸。心底,是细小的疼。
困惑应该是失眠者永不褪色的黑和生机盎然的绿。人生在世,犹如流星划过天际,转身已是百年。时间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它具有一去不复返的一贯性,这本身就是让人沮丧的悲剧。崇高又漫漫长远的道德在世俗的快感面前显得虚无缥缈。在西方意识形态数百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中国已经把享乐,拜金等人生观价值观演绎的淋漓尽致,似有不超越誓不罢休之势,譬如,明天出售的苹果六。而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明的根基已经风雨飘摇。在信仰与理想缺失的年代里,作为中国的青年,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纠结在我心中。借《论语》中的话是“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但无疑在接近而立之年的今天,我在幽静的校园中,体会着前半句的活力,它被无限放大并继续蔓延着。而后半句就显得不那么令人如意....
而我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存在,站在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十字路口,我迷茫惶恐的徘徊着,我没有自己的根基,肩上的责任似乎愈加沉重,在挣扎的绝望中我回到了现实。
我明白,人不能活在过去活在回忆里,既然现实无能兼济天下,却也可独善其身,回归内心,寻找自我。于是我选择了语文,选择了启迪和反思人生的学问。我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的根基,找到可以达到理想彼岸的那颗宿命的星。
自此终于对“念念不忘”一词深信不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会成为一种阅历。
转身拂袖的姿势打落了的一地的碎片,那面画满了故事的墙上伤痕依旧,伸出手去,一横一竖皆是遗落的心情,却终于再拼不出一个完美的结局。
告别是一种决绝,我一直如此以为。将盘踞在胸腔里生根发芽的枝条一次性抽离,牵痛的,是整个身躯的所有神经。如此痛彻心扉,却不得不假装笑着流泪。也会希冀未来某一天回首云淡风轻,真正笑看风云。
相关热词搜索:时间,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