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妖魔的取经路
2013-11-26 AM08:04:58   来源:仪陇在线   评论:0 点击:

用《西游记》中的西天取经故事,告知人们应,树立勇于与人生道路上的“妖魔”抗争,人生才能出彩。

    我只是一个学生,难免会有一点儿书呆子气。

    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一筋斗翻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那路上的千六万苦,更可免除妖精们的惦记——吃了唐僧的肉,可以长生不老。

    如果直接一个筋斗到达西天,而不经历这九九八十一难,这未尝不可。只是,师徒四人的关系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患难之后才能见真情”的真朋友性情,是难以让人回味无穷。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傅,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师傅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当众人的伙计,肩挑行李紧随其后;悟空虽狂,但每当师傅有难时,总是不顾个人安危,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降妖除魔。

    只有在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似钢浇鼻梁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八戒只不过是个鼻梁抹白的小丑,逗逗大家开心罢了;沙僧充其量是个挑担的苦力,悟空可以算是个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工兵。如果这样,那西天取经真变成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一个筋斗至西天,唐僧确实是省去那一路的担惊受怕、风餐露宿,更没有了妖怪们的搅扰,能够安心地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

    假若唐僧与他的徒弟们只是云里来雾里去,又怎知这天下人间的百态?

    我不懂佛,但知道佛从人间来。人间的酸甜苦辣遍尝尽,才可以有“佛”超尘脱世的感悟,写成佛经,贻养后人。“出门长见识”,就是说的这个理吧。

    不经历千难万阻,唐僧又怎么能真正地领悟这佛经的情深蕴意?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真的一步西天,佛经就这样轻而易举取回,又怎么样呢?难道这十万八千里的西行,仅仅只是取回几本经书吗?

    没有遇上白骨精,没有进过盘丝洞,又怎知人世间的险恶?没有住过高老庄,没有经过乌鸡国,怎知人世间的冷暖?

    人性中的怯懦如何去除?人性中的凶恶如何摆脱?高僧的禅理如何修炼获得?倘若,没有这取经路上历经艰难险阻的阅历和感悟,又怎能大彻大悟?

    我们生活在这世上,总希望找这样的捷径,或那样的便道,总想一步登天。我们厌恶过程而只求结果,我们不管它是否有“猪肚”那样丰富的经过,除收获“豹尾”的结果外,其他的什么也不要。

    人生成长的历程,就是一个“西天取经”的过程,谁敢轻言能随随便便成功,势必经历一番风雨的洗礼。

    倘若人人心里都有这样一条“取经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磨难,接受考验;倘若每个人不仅看到的是鲜花簇拥的“豹尾”,更该祈求中间那个丰富多彩的“猪肚”,那我们得到的又岂是那仅仅几句赞誉之词呢?

    人生,如果是条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必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啊!

相关热词搜索:妖魔,取经,人生路

上一篇:生活·环境
下一篇:让青春带着信仰起航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