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白塔九湾村 塔影巍巍壮古今 - 城事 - 仪陇在线 - 仪陇县具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 - 专注仪陇本地信息17年 - 637600.CoM
首页 资讯 报料 分类 黄页 视频 房产 旅游 教育 文史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仪陇资讯 > 城事 > 正文
蜀商贷款 服务蜀商 宜居仪陇·幸福仪陇

仪陇:白塔九湾村 塔影巍巍壮古今

  • 2022年4月27日
  • 来源:南充日报

清代白塔巍巍矗立、天石寨景区幽深奇特、“五权”模式发源于此,这里是仪陇县日兴镇白塔九湾村。这里历史悠久、产业兴旺、人居和谐,既是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谷雨时节,秧苗初插、作物新种,万物生机勃发,乘着暮春的光景,我们走进白塔九湾村,在山野之间、田野之上,看柳絮飞落、牡丹吐蕊,感受一幅新村新景新画卷。

A金山文塔鉴古今

行走在川北的山乡田野,不时会看到一种高耸的古代建筑物———塔,它们形态各异,作用不同,或立于交通要道、或坐落大山之上,点缀着河山景色,有的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标志。

在仪陇县日兴镇白塔九湾村大金山上,有一座近200年的文塔,寄托着读书人的期望,是荣誉和梦想的象征。行经白塔九湾村,远远就能看见,文塔如一支巨笔插在不远处的山顶之上。

大金山海拔660米以上,四周崖壁陡峭,与金城镇方向的金城山相距6公里。两山山形与高度相似,犹如一对姊妹山。文塔位于大金山山巅,像一位老人默默注视着不远处的金城镇。

《仪陇县志》记载: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仪陇知县王者政主持修建文塔于大金山上,从此以后,人们便把大金山称为“塔子山”,又因文塔通体雪白,邑人称为“白塔”。

沿着一条荒废的山道向山顶走去,山上松木成林,甚是茂盛,身处其中似有迷失之感,唯有高耸的文塔指引着方向。穿过一条破旧的朱红色廊道,尽头之处就是文塔。文塔四周杂树杂草丛生,鲜有问津。

站在塔前,可以看到塔门上额题“文塔”二字,门左右石柱上篆刻了“文光烨烨射天地,塔影巍巍壮古今”的楹联。仪陇县文管所的资料显示,文塔为砖石结构的六角攒尖密檐式宝塔,从外看,塔身上下共9层,通高27米。塔基为六边形,每边长3.6米,基座为三级阶梯形,高0.8米,选用条石砌成。塔壁用青砖修造,砖侧有“道光十七年文塔”的阳文楷书字样。

塔内从底层至顶其实只有6层,每层分别绘制了三官汇聚、双龙戏珠、负箧远游、竹荫双童等图画,塔内室顶用九棱砖叠砌成正方形藻井,彩绘团龙、卷草纹额等图案。塔内从底至顶共有石梯70级,约0.6米宽,两人可侧身上下。文塔每层均匀地排列着六孔圆拱形小窗户,若是登临文塔最高处,透过窗户极目远眺,重重叠叠的深丘沟壑好似江海波涛,竞奔眼底,令人心神陶醉。

村里的老人说,修建文塔的砖石全部来自大金山相隔2公里的飞来峰。当年在修建文塔时,当地老百姓列队从飞来峰一直排到了大金山,众人接力挨个把砖头一块一块传送到大金山顶。最后,文塔终于建成,此后百余年,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1985年3月,仪陇县政府拨出专款维修文塔。当年10月29日,维修工程竣工,补好了塔壁,整修了塔顶,翘角上重新悬挂了银灰色的风铃,塔顶安装了避雷针。文塔如笔,在历史的长卷中,批阅着每一道答题。如今,文塔正饱蘸着新时代的阳光、春风、雨露,在蓝天碧水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B“五权”模式发源地

“别看村名是四个字,名字的背后却有津津乐道的故事。”白塔九湾村党总支书记聂九洲说,村名承载着村子的光荣与历史,那是村民心中骄傲的存在。

2020年4月,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时,白塔九湾村由原白塔村和原九湾村合并而成,原来两个村的名字均被保留下来。原白塔村,因村里坐落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塔而得名,这是仪陇县唯一的白塔,弥足珍贵。原九湾村,因村里山多湾多,便以湾命名,取名九湾村,这里曾是仪陇县的明星村,著名的“五权”模式就发源于此。说起“五权”模式,离不开原九湾村党支部书记王成云———他用“玉米粒民主”创造了“五权模式”的雏形。时间回到2005年。当年5月,村“两委”把村民组织在村会议室外的院子里,决定改变过去的决策方式,采取让村民投玉米粒的办法决定村里的发展事项。村党支部把“水”“路”“产业”等13个选题贴在13口碗上,村民认为哪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就往哪个碗里投玉米粒,每人一颗。依据玉米粒多少,结果排序为:一路二水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民主法制。“土办法投票让每个农民触摸到实实在在的民主权利,农民受到尊重,自己决定的事情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了。”王成云说,两个月后,8公里村道公路顺利建成,办成了过去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简直是奇迹。原九湾村的民主实践,经过提炼、总结、完善,很快形成了以“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权、规范村民会议的决策权、落实村委会的执行权、保证村民小组的议事权、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为内涵的“五权”模式,并在仪陇全县得到倡导推广。用“五权”模式管理村务,解决了村务管理中的很多问题,既给干部松了绑,又符合老百姓自己做主的强烈愿望。“‘五权’模式为村子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今的白塔九湾村,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环境优美。”王成云回想当年村民投玉米粒的情景,依然心潮澎湃。

C乡村振兴绘新景

“脱贫摘帽之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群众持续增收?白塔九湾村率先探路、先行先试。”聂九洲说,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能人回引”计划。近年来,先后回引了20多人返乡创业,成功带领了老百姓就近就业,谢延令就是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2019年2月,四川逸渝科技有限公司,在白塔九湾村修建了97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主要从事绣花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公司董事长谢延令,正是从白塔九湾村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谢延令在浙江东阳打拼10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经过仪陇县政府的牵线搭桥,以及当地干部的诚挚邀请,谢延令坚定了回乡发展的信心。“公司建成扶贫车间15个,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70个,带动就业1000余人。”谢延令说,以土地为伴的村民变身缝纫工人,放下锄头和镰刀,拿起绣花针,外出务工的村民也收起行囊,停下脚步,迎来家门口务工的新生活。然而,白塔九湾村的发展从未停歇,村上不但发展起仪陇县最大的肉鸽养殖基地,还打造了天石寨3A级旅游景区。天石寨内拥有众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如神仙洞、夫妻树、天生眼等。2019年,白塔九湾村依托自然景观,引进业主吴素芳,打造了以游乐探险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点。每到节假日,县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走摇摆网红桥、爬蜘蛛网、跳蹦床、穿越丛林小道、看音乐表演,乡村旅游持续火爆。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在白塔九湾村,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徐徐展开,那是希望的村庄,充满梦想的地方。白塔九湾村小档案:白塔九湾村,位于仪陇县日兴镇,距离仪陇县城40公里,车程约30分钟,由原白塔村和原九湾村合并而成,面积4.41平方公里,777户,2543人。村内有清代白塔、天石寨等景区景点,是民主管村“五权”模式的发源地。目前,村上有四川逸渝科技有限公司、鑫龙肉鸽养殖场、鑫风畜牧养殖场等代表性企业,是2020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