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惠民行动见闻
当我们驱车两个小时来到仪陇县马鞍镇石佛乡的时候,被眼前这条碎石铺成的路惊呆了。很窄,很陡,很颠簸,我甚至在想:这样的路能称之为路吗?仪陇公司营销部的经理王武告诉我,以前这里根本没有路,仪陇公司免费为村民铺设了这条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更方便了村民与外界的沟通。而电力职工正是沿着这条陡峭的路一步一步的为石佛新春的村民送去了光明,送去了便民服务。
如果说路是连接世界的桥梁,那么电能就是架起文明的彩虹。仪陇县地处四川省盆地川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属国家级贫困县,石佛乡新春又是十年九旱的缺水山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由于没有电,全村32户217口人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只能靠煤油灯和蜡烛照明。新春九社的贾春梅,今年18岁,由于一场疾病,现在半哑半瞎。她的父亲告诉我们,在没有通电以前,每到夜晚,由于煤油灯的光线很弱,贾春梅在屋内行走,只能沿着墙角,摸索前进,经常磕磕碰碰。现在好了,晚上她能自由在屋内走动,感谢共产党,感谢供电所给他们送来了光明。我仔细看了一下屋内,除了几件简陋的家具,最醒目的就是铺设整齐的线路和明亮的电灯。贾春梅面对我们很拘束,不停的挫着双脚,但是我还是很想听听她的想法,于是我轻轻的询问:“妹妹,现在用电方便吗?”她寻着声音转向我,很急切的回答“:方便了嘛。”却再也说不出其他的话。马鞍供电所的贺兴民所长告诉我们,贾春梅是贾老汉捡来的,以前就这一间房子都无瓦遮顶,还是仪陇公司买来瓦给盖上的,以前盖的是塑料布,他们父女生活很艰苦。“那他们每个月用多少钱电费呢?”我问,贺所长说:“我们都没有收他们的电费,每年我们都要排查建档,对于特困户,五保户和贾家这样贫困户都免受他们的电费,电费由我们所交。”“那你们所从哪里来的钱呢?”“我们所员自己捐的,得先进的奖金我们都没有动” “所员会不会有怨言?”所里的核算员吴强说:“不会,看见这些贫穷家庭,我们都觉得力量有限,少抽一包烟,少喝几瓶水,能帮就帮点。”好朴实的语言,但却是一个最基层农电工无私奉献的誓言。走的时候,供电所拿出五十元钱给贾春梅,这五十元钱能帮大忙,因为贾家已经开始借米为生了。
同是新春九社的贾山荣家因为户户通电工程得到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贾山荣的老伴边捡油菜仔边说:“我十六岁那年就来到了这里,点过桐油灯,用过煤油灯,烧过蜡烛,没通电以前,贾家除了年幼的儿子和老头子,都在外打工,因为守着两块地,没有水浇灌,只有饿饭。现在通电了,屋里亮堂堂的,小孙孙一到天黑就喊开灯灯,开灯灯,自己心里那个高兴啊。”我问她现在家里添了些什么东西,她指着屋内的电器说:“你看嘛,电视机,打米机,抽水机,风扇,洗衣机都是我们的宝贝。”“那每个月用多少度电呢?”“20度左右吧,都是我们能承受的范围。”“那家里用电出了问题,他们抢修及时不?”“哦,那个快哦,我们只要有用电问题,就叫人去带信,供电所的人很快就来了,因为我们不懂电,所以害怕,一点点问题都要麻烦他们,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怨言。我记得5月2号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家里突然没有电了,缪国荣电工很快就赶来了,修好以后又去其他人家了,真的非常感谢,真的谢谢你们呀,兄弟。”
得知我们来了,村里可热闹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新春四社的罗兴胜高兴的说:“我们家穷,没有钱安电,这次户户通电,一分钱不用给就帮我把电安起了,这是共产党和电力部门给我们带来的福气啊!”新春六社的唐由浩老人说:“真的要感谢共产党,感谢供电部门啊!没有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用上电,我现在不出门就能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一个人在家也不会觉得孤闷了!”
村民们和供电所的所员很热烈的谈论着,看着他们融洽的画面,我多想就将时间定格在这一刻,将有电的欢乐,有电的乐趣细细记录,随着时光静静流淌。
据仪陇公司营销部的王武经理介绍,仪陇公司将投资1608.49万元,解决供区内1063户无电户通电问题,目前已经完成910户无电户通电问题,六月三十日,供区内将没有无电户存在。这只是仪陇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十大惠民行动”中的其中一项便民措施。在建成了琳琅电气化新村以后,该公司还将再建华丰电气化新村。继续推进户表改造工程,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继续完善72个乡村交费点,新建16个收费网点,方便客户交费。提高绿色无障碍交费通道质量,打造微笑亲情大使。实施减少停电工程,将新用户投运,变电站检修,线路处缺,停电作业尽量安排在周末,不出现两次停电。实施营销服务再造流程,执行“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服务。针对地域特点和天气状况,随时准备启动“百万电量让利于民”活动,即在旱期按照农业排灌用电价格收取农村动力用电和非居民照明用电费用,大大让利于民,推动老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加添助力。
一天的行程,很快结束,感觉到仪电人的朴实无华和低调。他们说,朱老总戎马一生,为国为民辛劳一辈子,值得万人敬仰。我们只是做了些该做的,没有什么好宣扬的,身为老区人,就办老区事,自觉履行电力职工的使命,就是我们的责任。我想没有什么是天生自觉的,必然是因为这一方厚土养育了这一方深情厚意的人,传载了大爱无言,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伟大情操,才使电力惠民的光彩照亮千家万户,惠及老区人民,也让电力工作者矢志不渝的追求永恒的理想!